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互联网场景时代,如果说“事”为商业模式,那“器”便是让商业模式落地的产品。一个优秀的产品必须依托先进的理念,而先进的理念则来自对行业深刻的洞察。
互联网已是传统行业,干物联网才时髦
先了解互联网的三个发展阶段,可以帮助我们有效的理解互联网。
目前来看,互联网有三个主要的发展阶段,每个阶段解决的主要问题是不一样的。
1.0阶段
PC互联网阶段,主要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就是“我提出需求,然后通过网络的方式得到信息,再通过线下的方式得到服务。”
2.0阶段
移动互联网时代,主要解决如何提高效率的问题。“仍然是以我作为个体提出需求,通过APP获得信息,最后还是主要通过线下获得服务。”只不过这个服务水平比1.0时代更高了。这是因为产业里存在着巨大的产能过剩,从而催生了共享经济,才有了O2O这样的模式。
3.0时代
物联网时代,从2015年,我认为互联网就已经算是“传统行业”了,这个“传统”是相对即将到来的物联网时代而言的。这也是我在互联网圈好多年,也跟一些朋友交流过得出的一个结论。
物联云服务是什么?
简单来说,就是帮你想更多。
物联网最核心的是“我提出需求,通过数据和云计算形成的云脑也会帮助我提出部分需求,(比如AlphaGo)会有这样一个东西能够体会到用户内心的需求,从而给我提供建议。“
我们把这个东西称作物联云服务。
未来所有的硬件和服务都会在线上。不会有不连线、不联网的产品了。那时我们所有的产品、硬件都拥有相类似的智能,最终我们会通过人工智能的方式来解决智慧不对称的问题。
这是对未来的趋势的一个判断,下面我们来说一家如何创造商业价值。
创业的起点是合理的商业逻辑核心就是,为用户和企业创造价值。
我帮朋友看过很多BP,我发现一个问题:很多人不知道什么叫BP。很多BP都在大谈特谈自己如何能够得到流量,却不谈基本的商业逻辑:用何种方式为企业和用户创造价值。
庆幸的是,现在已经有一些变化了,创业者们开始在BP中体现“如何能变现”等元素,这是非常重要的,是创业之初必须要考虑的问题,如果只有流量而不能变现,是无法获得用户和资本认同的。
商业逻辑和模式怎么去梳理?
我给大家三个基本的思考方向和建议做参考:
第一,用户需求在哪里?
用户的需求一直都在,其实,问题是集中在一定时间内不会变的需求在哪里?满足现在并且未来一段时间内长期存在的需求才可以,这就是把握住了商业机会。那要怎样去发掘这些需求呢?所以我们一定要从人性的本质来找需求,举个例子,华特迪斯尼在1958年提出:爱情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以此来解释为什么要做王子公主的爱情故事的动画片。
互联网用户的需求可以分为三个层次:高效上网的需求、功能需求、情感需求等。你只要抓住一个,把它做好,就有可能成为独角兽级别的企业。
举个例子,2345靠做浏览器就支撑起了一家上市公司,因为它解决了用户高效上网的基础需求;支付宝解决了移动支付的功能需求;微信解决了人与人社交的情感需求等……
第二,公司的优势是什么?
为什么是你能满足这种需求,独特性在哪里?这才能使得别人不容易复制。比如迪斯尼很早就投资做动画电影这一块,这也给了他很强的内部优势。
第三,是否留有外部价值的连接点?
这很重要,商业模式必须要考虑是否有连接未来生态的结构的接口。虽然华特迪斯尼最开始切入的是主题乐园,但最后赚钱的是版权,乐园只是链接外部价值的点。
打造令人尖叫的好产品满足超越用户预期的期望,这是所有事情的关键。
简单而言,企业打造产品时会去揣测用户的一些要求和期望,同时用户自身对产品有一个固有的期望,这两种期望价值之间的差距决定了最终产品造出来后,用户的一个满意度。
当企业产品提供的价值超过了用户期望的价值时,这就是一个令人“尖叫”的好产品。
但这并不容易。我总结了产品设计的四大原则:用最少的步骤实现最大的效能、一种方式适用多种场景、用户可接受的最新技术、与用户的需求完美匹配。
产品设计除了要遵循以上原则外,我认为至少还需要满足6个原则,即:
有内容有游戏有跨界合作有社交有分享有用户反馈
根据这些原则,很多创业公司开始在产品上进行尝试,并有了很好的效果。
我们以餐厅为案例来进行分析,餐厅是非常传统的,它如何嫁接互联网,并创造出新的让人尖叫的体验?可以试着从以下几点入手:
1、饭菜不只是饭菜:比如用户点了一个菜,附上二维码,用户可以借此了解这道菜的背景。有的比较有历史渊源的菜还可能成为用户茶余饭后与朋友的谈资。这是有内容。
2、智能摄像机直播后厨:用户等餐时可以实时看到自己点的菜由谁,在哪里制作,用户可以随时知道菜的进度,从而形成一种反馈。这是有用户反馈。
3、吃饭不是吃饭,而是秀场。与花椒等直播平台合作,比如直播大胃王比赛,吃得最多的获得优惠券等等。把吃饭变成一件好玩的事儿,同时也能给餐厅带来很多流量。这是有跨界合作。
4、餐厅变成个性化社交场所。提供不同风格的桌子,以这些桌子为载体,把选择在此就餐的用户集聚起来,变成相同兴趣爱好群体,再针对性地举办相应活动。这是有社交。
所以就是要将你的产品放入不同的场景当中去结合一些要素,才能打磨出好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