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在很多时候其实是两个行业,你可以用“网感”这个词来加以区分。
在许多行业资讯网站上,这个古怪的词语几乎绝迹——除非你熟练运用站内搜索引擎,或许在某篇文章的字里行间中找到些许印记——但在许多行业招聘网站上,“网感”又几乎成为了互联网从业者们的标配,它代表着对热点的敏感、执行力以及永远在线的“996精神”。
“相同名词、不同解读”的二元对立现象的成因往往很“玄学”,毕竟阅读理解永远是主观行为,概念性的名词很难得出标准定义。
但“网感”并不适用于这种解释方法,因为它的每次出现都带有极强的目的性,或是商业包装、或是选拔标准、或者案例宣讲,同时又拥有明确的渠道分布规律,并不像三观不同下主观意志所进行的随机解读。
所以“网感”的作用更像是一个滤网,可以傻瓜式地帮助路人快速得到“看起来挺像那么回事儿”的行业产品,却又过滤不尽所有的泥沙,无限制地大水漫灌只会让得到的产品越来越浑浊。
所以沉淀越深,互联网人越对“网感”这个词越避之不及,就像昨天发生在社交网络上的种种闹剧那样,也许“克制网感”才是互联网人在灾难面前力所能及的最大善意。
应激反应下的天灾营销
俗话说“大灾过后有大乱”,九寨沟地震也没能幸免。
当然,“大乱”并没有发生在灾区,毕竟在各方力量的帮助下,救援和重建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几乎排除了任何“乱”的可能;但在救援力量无暇顾及的地方,社交网络正以失控的方式向我们展示互联网行业的另一面。
8月8日地震当晚,成都著名评书表演艺术家李伯清在微博中的号召,希望那些打着救灾旗号的企业不要再前往灾区“救援”,因为这样的行为除了会给拥挤的救援道路添堵,对品牌美誉度实际上并没有什么帮助。毕竟在已经身经百战的中国网民面前“这样做只会让人感觉你很傻X,你的企业也很傻X”。
无数的企业躺枪,也很快有人对号入座。比如在地震后很快宣布将向地震灾区运送“方便食品”的成都某火锅企业,就在微博上做出了回应:“相信李伯清的微博只是惯性思维进行的主观判断……做好自己就对了,不喜欢的人请走开,这里不欢迎键盘侠。”
这样的回应让这次争议看上去只是一次“误解”,但如果你恰巧生活在2017年的夏天,又恰好生活在2017年的成都,你很难把这次事件孤立对待:因为在7月成都的一次强对流天气中,也正是这家火锅企业率先在自媒体平台上发布“暴雨天气免费吃火锅”的信息,在雷雨交加的夜晚刷遍了蓉城。
第二天,“免费吃火锅”事件开始以案例的形式在社交网络中进行刷屏,内容中称“这是一次争分夺秒的暴雨营销策划”,花了50万成本来进行区域性的口碑传播,这样投资非常划算。
熟悉的传播节奏让我更加确信两个事实:
这些企业在宣布“爱心救援”的时候,心中的确是全无恶意的。他们主观上并不想给灾区添乱,也并不想没有“发国难财”的凶险打算,他们的眼前只是出现了一个流量风口——地震也罢、暴雨也罢、奥运会也罢,这只是出于互联网或者广告人的应激反应罢了。
但这种应激反应也正是互联网行业最坏的一面。撩拨情绪、分流热点、及时跟进这些技能已经写入了很多互联网人的基因中,让他们对传播有着天生的敏感性,让他们尽可能地忽略其他因素来最大化传播效果,以逃避罪恶感的心态站在每个可以增加KPI的路口上。
当然也可能是我们要求太高了,就像那几句被招聘网站用滥了的话:“网感好、创意优、执行力强、有良好的策略思考能力并能独立撰写方案”——只是一份工作,只需要尽份内事的工作,无关于行业,也无关于互联网人的乌托邦。
成于网感,也死于网感
“网感”这个概念,有七分过,也有三分功。
举个例子。互联网虽然没有科班概念,但翻看那些大佬们的履历,其实不难发现传统意义上的“专业对口”与“是否能做好产品”之间是有强关联的:马化腾在深圳大学主修计算机及应用、张小龙在华中科技大学的电信系读到了硕士、丁磊出身根正苗红的电子科技大学,即使是看上去略为大老粗的周鸿祎,也有着“西安交通大学电信学院计算机系”的背书。
但这样的取材标准显然会受到许多现实因素的制约,首先“专业对口”的人才数量非常有限,其次专业人才的培养是个线性而缓慢的过程,再次互联网行业发展规模提出了更高的分工要求,而市场从不会给予一个行业如此多的时间来慢慢成长。
于是互联网行业在完成早期积累之后,开始如同海绵般大量的吸收靠近行业的边际人才(不懂没关系,感兴趣就行)。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网感”作为通俗易懂的行业经验获得了生存空间,帮助大量人才快速渡过了原本高门槛的入行阶段。
这就是“网感”三分功的具体表现:让互联网行业在快速发展阶段,获得了与之发展速度相匹配的人才储备。
但同时也是“网感”七分过的具体表现:人们渐渐对互联网行业产生了“没有门槛”的刻板印象,甚至成为了许多从业者心目中的常识,从而衍生出许多非常魔幻的工作场景——
比如除了需要专业知识储备背书的垂直产品外,不同领域的互联网公司运营完全可以做到即插即用。美妆达人可以无缝对接运动社交、seo专员可以负责新媒体、理工科专业可以胜任商务BD……互联网变成了一个大熔炉,不断将不同的职业生涯回炉重造。
当然这不一定是黑点,毕竟互联网边界正在不断拓展,行业需要与从业者共同成长,另外日本 7-11 便利店之父铃木敏文也曾经说过:“以外行人的角度去看一个产业,或许能跳出固有的商业框架看问题。”
但我们已经拥有了成熟的市场环境,已经拥有了出色的互联网产品,已经积累了足够的经验去培养精准的人才,业已经得到了足够的市场宽容,可以慢下脚步来等等我们的成长。在脱离了特定环境条件下,“网感”所造就的行业准则显然是与目前的行业基础是脱节的。
换句话说,当我们疯狂在评论区痛斥借势营销者的“人血馒头”行径时,那么深居在“网感舒适区”里的从业者们内心或许只有委屈和不服,然后默默在工作群里说道:“不管有没有用,做了再说,不要错过任何一个流量热点。”
互联网人,请克制你的“网感”
我曾经很多次分享过这个故事。
大四那个学期,我在一家公关公司实习,负责某品牌的新媒体运营。入职那天,部门主管嘱咐我说:“我们年龄大了,不会玩这些东西,所以不会对你有什么限制,唯一要求就是要有‘互联网思维’。”
我后来意识到这是个很难的要求。因为在正式工作后的几天里,我写的稿件总是被不断地打回来修改。这让主管有些失望,他觉得这届大学毕业生不行,需要找个机会分享一下他的人生经验。
终于在一天吃午饭的时候,他找到了分享的机会:那天我们来到了一家面馆,无论是味道还是店面的装修风格都平淡无奇,唯一有些不同的就是老板在墙壁上挂了很多互联网上的流行语,比如“哥吃的不是面,是寂寞”。主管环顾四周,喃喃念完这些流行语,语重心长地说:“看,这家店就很有互联网思维。”
我经常用这个故事来解析所谓“互联网思维”或者“网感”这种概念存在的真实意义:
-证明自己身处互联网行业;
-证明自己思维灵活;
-证明自己善于接受新鲜事物;
-证明自己掌握了非常行业化的标准工作能力。
也正如上面我所说的,“互联网思维”或者“网感”只是特定环境下的临时替代品,如今还坚决执行“网感”的人如果不是大忽悠,那肯定是个懒汉,想一劳永逸地寻找新时代的固定玩法,但互联网作为与人交互的另一个维度的世界,也从来不是一个省事的地方。
成熟了,要学会有所为有所不为。人如此,行业亦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