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片化”这一概念不知何时在互联网流行,但通过了解,发现碎片化正在影响着我们生活当中的方方面面,尤其是在个人爱好、个人习惯方面得以更充分的体现,让我们进入了个人生活的3.0时代。顺应这一趋势,各种量身打造的APP开始问世,但是一窝蜂般的涌入,导致高淘汰率的发生,既不利于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也不利于移动互联生态的健康发展。要想成功打造一款APP,必须理清碎片化与APP以及APP与个性需求之间的强关系。下面就由小编来分享一下个人的体会。
碎片化与APP
碎片化通俗而言即“多元化”,碎片化从其产生的缘由来讲,就是因为“去中心化”,既包括存在状态的碎片化,也包括传播途径、传播对象的碎片化,影响到大众生活理念、生活方式、生活习惯、获得信息、传播信息等诸多方面。在碎片化的生存状态下,互联网用户形成各自的交际圈、生活圈,尤其是90后作为互联网的原住民,受到的影响更为显著,因此也更具个性特征。
App是英文Application的简称,由于iPhone智能手机的流行,现在的APP多指移动设备(包括平板电脑、手机、和其他移动设备)上的第三方应用程序。从APP的定义来看,APP其实是互联网碎片化在智能移动端的延续,适应大众需求而产生的服务产品。在智能移动端的范围、数量,正呈裂变式增长的今天,不管是APP的应用广度还是深度,都有待于进一步开发。
APP与大众的强关系
碎片化的生活形态开拓了APP的生存空间,但并不意味着有了生存空间就会生存下去。
2014年5月底6月初,许多人的朋友圈被一个又一个卖萌的卡通头像持续刷屏,一款名为“脸萌”的应用迅速走红,并很快冲到了手机应用商店的榜首位置。然而不久之后,社交平台上再难见到被“脸萌”刷屏的画面。
事实上,不仅是“脸萌”,红极一时的“围住神经猫”、“魔漫相机”以及“疯狂猜图”等移动互联网“爆款”产品,如今几乎都在人们的视线中消失了。
各种APP的猝死,主要在于难以达到较高的客户留存率,透过现象看本质,根源在于没有处理好APP同碎片化时代大众的强关系,运营思维尚停留在2.0时期。碎片化成就了各种APP,同时,也在改变着大众包括心态、习惯、个性等诸多方面——碎片化生活。下面,小编以北京天下秀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APP——遛达为例,向大家展示碎片化生活同APP的强关系,并且看看遛达是如何处理的。
首先,碎片化意味着兴趣爱好的圈子化。
这一点,从微博粉丝在各个行业、各个明星、各种兴趣自媒体的分布可以看出,从微信公众账号的分类聚集也可以看出,一个是国内最大的媒体型平台,一个是国内最大的社交型平台,两者的共同之处表明,大众在互联网上的存在更多以同趣圈子的形式存在,因此,APP在功能开发时,必然不能太泛,而是对APP用户进行明确的划分。
在遛达的界面中,运营方将各种分享行为进行了细致分类,运动、电子、营养保健……遛达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分享到自己的微博或朋友圈,既不会让自己的圈内朋友反感,又能催生朋友圈信息的互动,让信息共享,让资源互联。
其次,碎片化时间的完美整合。
在地铁上、公交上、餐桌前……随处可以看到手持手机的身影,时间对于低头一族而言,并非不够,而是具体用在哪方面。小说、手游、电影、资讯等占用了他们的大部分闲余时间。如何让他们愿意分享很小的一部分时间用于APP任务的完成,是各种APP开发者高度关注的问题。遛达,作为一款分享型任务APP,将分享同赚钱融合,同时,所有的分享行为总共不超过一分钟,等公交、等地铁、等上菜时的一分钟,就可以搞定赚钱任务,如此简便快捷的分享方式自然会得到大众的青睐。如果朋友圈人数多,赚的佣金越多,简直就是男人的小金库,女人的第二钱包。
再次,对个人能量的聚合。
在自媒体当道的今天,各种大V,各种公众号掌握着传播的资源,他们的一声号令,足以让整个社交网络震撼,因此,现在的营销活动主要通过他们来完成,以个体出现在社交网络中的人群,即使在分享,也不会得到报酬。遛达的问世,则在大V、公众号的基础之上,扩大了分享资源,将每一个社交账号都视为营销活动的载体,让整个营销行为全民皆可参与,开启了一个人人皆是自媒体,人人都是营销主体的新营销时代。
最后,碎片化环节的统一。
碎片化环节的统一表现为,各种资源在同一平台的紧密联合。APP用户在体验过程中,非常糟糕的体验就是各种环节的跳转,在一次次跳转中磨灭用户的耐心,定然难以保障留存率。遛达的优势在于,无论是分享到的平台,还是佣金的提现,在遛达的不同界面中,皆可得以实现。没有游戏币、充值元宝等聆郎满目的称谓,没有复杂的提现过程,在推广分享之后,直接以RMB的形式存在于账号之中,当结算日一到,立刻就会转入绑定银行账户,绝不拖泥带水,让每个参与的人都有行云流水般的用户体验。
才会赢得市场及用户的支持和青睐。从某种程度上讲,APP就像一个资源魔方,要的不仅是逗人开心,让人着迷,更多的是能够集结各种资源,并且让各种资源价值魔术般得以变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