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微号推首页 > 每日行业资讯

社交服务的另一种可能

微信公众平台编辑:微号推 0


大约4年前,我建立了人人公司离职员工的QQ群。群里有100多人的时候,大家通过投票选出了这个离职俱乐部的正式名称——老友记。老友记的名字源于人人鼎盛时期的办公大厦附近的一家餐馆,并且字面上正好能够贴近人人公司的社交属性,同时“老友”也暗含着久别重逢之类的意思,与“离职”有关联。

在互联网行业,各大公司的离职组织早已遍地开花。例如“百老汇”是百度离职员工的组织;“南极圈”是腾讯离职员工的组织;“前橙会”是阿里系离职员工的组织(之一)。它们都是已经做得很大的离职社群,甚至像大公司一样,每年开年会,除了聊天叙旧,更重要的是谈投资,孵化项目等等。另外还有华友会、老浪人、朋狐湾、妖鹿山、旧金山等,估计看名字您就能猜到他们来自哪里了。

上图:各种互联网公司离职员工组织的Logo

一直以来,中国人对于带有地缘因素的社交关系尤其看重。

每一个优秀的大学背后,都会有一个甚至几个或正式或松散的校友会。校友之间一般会存在一种天然的认同感。如果你刚刚大学毕业,想进BAT,在你能力ok的前提下,找师兄师姐推荐一般是最靠谱的。

每一个在外漂泊的孩子身边,都或多或少的会有一些“老乡”。在全国各地,学校、工厂、企业等等机构中,你也能看到各种各样的老乡会。如果在外面遇到了什么难处,找老乡聊聊,说不定人家就能帮你摆平。

相似的社交关系,还有老一辈的“战友”、EMBA同学、各种高尔夫俱乐部,包括飞机头等舱这样一个临时的圈子,都是这样的概念。

但是,我觉得以上这些关系里面,“地缘因素”只是表面,它们在更深的层次上面有一些共同点:

1、有背书的弱关系

大部分“校友”并不是同宿舍的哥们,他们只是在同一个大学里面学习,可能分布在不同的校区,不同的专业,可能同一个导师带过,但是彼此甚至从未见过面。在校友会里面,他们平时可能只是“认识”而已,但是一旦有个什么事儿,有合作意向的时候,因为有“校友”、“导师”这些关系做背书,彼此之间很容易产生信任感,继而促成合作。

2、组织内部的成员层次水平相当

能考上同一所大学的,学习成绩应该差不多;从同一个城市走出来的,各种习惯甚至思维方式不会差太远;能读得起EMBA的,经济实力肯定不弱;舍得花几十万会费加入各种高尔夫俱乐部去休闲(社交)的,肯定不是我等屌丝啦,一定是大老板居多。层次相当这件事情意味着,他们更加容易成为彼此可用的“资源”。这样的社交关系更加稳定。

3、平时在组织内部个体的活跃度往往并不高

对于校友会来说,可能同一个城市,一年也就能举办几次聚会而已,平时是各忙各的。对于EMBA同学,之前估计相互并不认识,除了上课(不一定每个人都去上课)之外,平时并没有机会相互交流,甚至有人说,读EMBA就是为了去换名片而已。对于同乡、高尔夫俱乐部会员等,大多也是如此。飞机头等舱就更加是“弱关系”了。理由很简单,大家都挺忙的,一般只“社交”,不闲聊。

这就说到了所谓的“社交服务的另一种可能”。

是不是所有的社交产品,都要像传统社区那样的思路去做?都要追求活跃度,UGC,关系链?我觉得不一定。

拿离职员工组织来说,其核心价值远远不是大家在一起聊天扯淡讨论行业问题,而是所有这些人聚集在一起而形成的「资源池」。很多人加入一个离职员工组织,很大程度上并不是为了来聊天叙旧,而是获得一个「资源池」,以便于当自己有需要的时候,能找到合适的人帮忙。私以为,这是职场社交的精华所在。

我跟一些主要的互联网离职组织的运营者聊过,大家的日常组织工作基本上是基于QQ群在做。但这是一个迫不得已的选择,因为QQ群的运营成本最低——腾讯产品,足够稳定;几乎所有人都有QQ帐号;群本身有一些适合将人聚集起来的功能。但是另一方面,使用QQ群运营离职组织也有很多不方便的地方,包括不限于:

  • QQ群是以信息流为核心的产品,而离职组织是一个club,前面说过,其核心价值并不是“聊天”,而是组织内部所有人聚集在一起形成的「资源池」(跟所谓的“关系链”还不一样)。

  • 「资源池」的价值在于资源间相互的“交换”,这东西跟资本一样,只有流动起来才能升值。在“交换”这个环节上,QQ群乱得一塌糊涂,很难让组织内部的“资源”有效流动起来。例如:QQ群里面识别一个人,只有一个简短的昵称。当你想寻求帮助,亦或是有资源想来拉皮条的时候,很难有效的找到合适的人。即便像是招聘这样简单常见的资源交换,在群里喊一声,很快就会被淹没在信息流中,无法有效凸显。

  • 一个以信息流为核心的产品,当里面的人多起来之后就会发生一个现象,就是活跃的貌似总是那么一小撮人,大部分人会沉默掉。对于这些不想聊天的会员来说,群消息成了骚扰。他们如果将群屏蔽,则失去了加入组织的意义;如果不屏蔽,大部分信息是无用的。

所以,以「资源池」为核心的社交产品,活跃度,UGC都没那么重要。重要的是资源本身!重要的是,让每一个成员觉得其他人足够的“有用”。

我们来对比两个国内常见的“职场社交”服务吧。首先看看天际网:

这个网站应该是国内比较早模仿Linkedin的“职场社交”网站,跟各种SNS高度一致的产品形态,包括:

  • 每个用户有一个profile页面,上面可以填写自己的类似简历一样的职业信息,可以将一些信息设置为仅XX可见

  • 用户之间可以加好友,可以发私信、留言等

  • 可以设置自己拥有的各项技能,好友们可以“认同”你的技能

但是以上这些都是传统社区的玩法,在这样的基础上,加上不算轻的内容运营之后,这个网站整个会变成“58同城”一样的分类信息大全的感觉。比如我简单浏览了一下,发现了这些现象:

1、职位邀请基本上是群发的,完全没有针对性:

上图:有人邀请我投递“品牌经理”、“全棧软件工程师”、“市场营销总监”几个职位,但是这些职位所关注的领域与我的信息完全不符。我根本不懂品牌策划,不懂开发,也不懂营销。

2、“职位”栏目中的信息,很多是从第三方网站抓取的,需要点击一个叫做“去原网页投递职位”的按钮,跳转到第三方页面。虽然讲,如果做一个类似去哪儿的“职位搜索引擎”,听起来也是个不错的东西,但是这玩意儿本身与天际网的社交属性没办法很好的融合,完全是割裂开的两个部分。另外,有大量明显的虚假信息,比如:

这月薪是有几个0啊,我都数不过来。并且这样的信息居然被推荐了,显示在“职位”栏目的首页。

3、缺乏权威的认证体系。在“公司”栏目中搜索腾讯,出现好多搜索结果,除了一些明显不靠谱的内容之外,居然找不到哪个是真的腾讯。

4、在个人profile页面,居然推荐了一堆书...

您这是有多想商业化啊...

回到刚才的理论上来,职场社交,小圈子,它们的价值是资源池,不是UGC。如果按照传统社区的思路去做,可能活跃度也能上得去,但是用户质量会越来越差,相应的资源池质量也会越来越差。我想,天际网如果不作出改变,未来堪忧。

同样是职场社交,最近狂打广告的“脉脉”相比之下会好一些(虽然其实也有过度运营的嫌疑)。脉脉可能对用户场景的把握更加明确一些,比如,它有一个“求带走”功能:

如果你是一个在职的员工,你想换工作,你会去海投简历吗?我觉得一般不会,因为第一,你在职,并不是处于一个找不到工作吃不上饭的状态,所以其实你并不需要那么多的“机会”,你是要挑的。第二,海投的话,难免会遇到认识的人,想跳槽这事儿就暴露了。

求带走这个功能比较好的适应了这个用户场景。你可以匿名身份发布一条简短的“求职信息”,简单描述一下你的情况。例如:“三年BAT产品经理工作经验,北京,月薪15000以上。”这样有几个好处:

  1. 完全匿名,信息你写得模糊一些,估计即便你老大看到都认不出你。

  2. 初步筛选,以上述信息为例,只能给到8000块的公司我们就不要聊了。

  3. 如果双方都有意向,发简历,见面详谈。

我觉得,“求带走”功能背后的逻辑,就是在促进资源的「交换」。所以,脉脉其实并没有用核心的社交服务这部分来拉活跃度。但是呢,活跃度是可以拉的,只是,换个方式嘛,比如“匿名八卦”:

不过另一方面,我觉得脉脉还没把“资源池”的作用真正发挥出来。如果设法引入圈子的结构,说不定能获得更好的产品价值。垂直领域的社交服务,一定要在活跃度和价值之间找到合适的平衡点。但是,别问我怎么做,我也没想清楚。

老友记的主要运营人员也正在组织内部测试这套理论是否work。目前如果要加入老友记,流程是这样的(据我所知,其他离职群也差不多):

  1. 离职员工获得群号码,申请加入,在加入时提供必要的证明身份的信息。

  2. 管理员审核这些信息,确认其“前同事”身份。决定通过或者拒绝。

  3. 通过后,改群昵称(一般要求写真实姓名+目前的职位、公司等),这就算正式加入了。

  4. 日常:有事儿在群里喊,没事儿组织点儿线下聚会之类。

老友记未来打算改成这样:

  1. 加入组织的入口,不会放在QQ群,而是会提供一个网页表单,申请者需要填写全部必要的信息。

  2. 表单提交到管理后台,由运营组成员审核。并决定通过或者拒绝。

  3. 如遇通过,申请者将收到确认邮件。并且其可以登录「老友记内部平台」,该平台上会沉淀全部的”资源“。

  4. 想加群就加,不想加可以不加,闲烦可以屏蔽,但是你不会失去与资源池的联系。内部平台才是组织核心。

这样有几个好处。比如,从最开始的时候就沉淀了资源(人,以及他的信息就是资源);方便回溯和查询;将资源池和信息流分开,相当于分开了不同的用户场景。

这样的话,假设有人打算创业、跳槽、甚至约x,又或者自己手里有一批水货手机、或者奶粉、或者天使投资,都可以登录内部平台,搜索一下老友记内部是否有能够帮得上他(或者需要他提供资源)的人。一旦找到,有“前同事”这层关系做背书,更加容易促成合作。长此以往,有可能形成一个活跃度不高,但是价值极高的新的“社交产品”。如果配合线下活动,或许能够更加高效的让资源流动起来。

0

要评论?请先注册或者登录


关注“微号推”公众平台

微信秘籍一手掌握

微信号:weihaotui

热门标签

移动互联网运营技巧公众号推广技巧

微信营销营销技巧微信推广案例分析

app推广微信快讯微信运营微信公众号

自媒体案例营销案例创业

微信案例微商运营内容运营

吸粉新媒体微营销创意文案

内容营销社会化营销产品运营营销

行业资讯社群微信电商

新媒体运营用户运营朋友圈网红

互联网产品大前锋资源联系人

微信运营技巧事件营销O2O马云

微信朋友圈新媒体营销品牌营销文案

用户微博微信公众平台小程序

微信公开课朋友圈营销微商课堂直播

吸粉技巧今日头条马化腾推广

运营推广appAPP干货锦集

社群技巧微商课程H5支付宝

微信应用号腾讯涨粉雷军

融资H5营销微店热点

微信小程序KOL粉丝营销互联网创业

涨粉技巧用户需求APP推广电商运营

广告标题微信文案社群营销

京东地推微信大号运营案例

app运营社群运营知乎互联网推广

产品营销学习技巧企业职场

短视频10w+阿里微信红包

SEO课程互联网+微信城市服务微营销案例

文案技巧新形态公众号运营社会化媒体营销

推广app网红经济网络推广苹果下架

互联网广告凤姐共享单车转行

新媒体编辑公众号排版活动策划文章

90后爆文精准用户内容

数据运营公众号文章流量变现工具

产品推广UGC网易面膜

互联网医疗ASO互联网金融众筹

病毒营销微信运营工具SEM推广借势营销

微信封号资源联系QQ公众号应用号

社会营销行业咨询直播平台高考

营销策划分答推广案例原创文

饿了么直播APP运营小白产品需求

CJ奥运傅园慧美团

滴滴运营经验运营管理戚继光

王宝强iPhone社区营销微信服务号

VR运营学习社区运营市场运营

共享经济摩拜单车沟通技巧百度

无印良品退回技巧推广运营白百合

自媒体营销渠道推广社交运营电商推广

华为推广回去阿里巴巴UCG

热点追踪推广策划粉丝留存整合传播

变现罗辑思维星巴克毕业

职业微信新操作新媒体运营技巧爆款文章

内容选题企业公众号品牌活动

共享励志标题党提升转化

努力成就面试准备孙正义

信息革命机器人流量企业家

失败产品生命周期用户流失流失率

王者荣耀用户参与度圈粉独特

淘汰社交社交产品个性化推荐

风口无聊僵尸粉用户活跃度

微信支付网络支付创新型公司未来预判

封号QQ音乐场景实验情感关系链

图片处理零成本公关危机社会舆论

战狼2战狼2票房吴京QQ

信用分掉粉bug获取用户

留存ofo小黄车品牌运营好友删除

网感信息流广告程序化广告管理

经营奇葩说内容经济KPI

小编创意甲方乙方

广告行业SEO网络引擎优化清理好友

高峰论坛品牌推广网络自制剧互联网产品

信息泄露教育APP粉丝经济二次元周边

二次元工具型产品工具产品黑科技

公众号编辑微信排版编辑器团队活动营销

市场产品经理行业物联网

引流内容付费APP运营用户体验

粉丝00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