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朋友圈里看到一个做微信运营的朋友说,有《一个演员的自我修养》为什么没有《一个微信运营的自我修养》呢?
其实一直想以《怎么做个牛逼的微信运营者》为题目写篇文章,总结一下管理晨读这个账号的运营经验,但是一直不敢写,因为这个号还并不牛逼呵呵。
看到关于“修养”这个主题的时候,我发现可以变通一下,先写写修养这个题目,不管是否真牛逼,都可以有自己的修养不是?这样大神们就不会来追究我这个人这个号是否真牛逼的事了,想到这点我为自己的机智骄傲地笑了。
在脑子里大概过了一下提纲,我问朋友是否要写这个题目,不写的话我就写了,他说不写,于是我下班后花了半个小时详细列了个提纲,具体如下:
一、灵
二、心
三、身
卧槽,这就是花了半个小时列的提纲吗?呵呵,呵呵,呵……还是说人话吧:
一、灵,即信仰、三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二、心,即方法论——观察的方法,学习的方法,思考的方法,实操的方法,总结的方法
三、身,即具体微信运营的技巧——内容运营,用户运营,活动运营,常用工具
讲微信运营直接说最后一部分不就完了吗,干嘛装神弄鬼还来个“灵”和“心”,这不脱了裤子放屁吗?
这个……没有前两部分,还真就不能算是“修养”这个主题了,为什么呢?用一个不太恰当的比喻说一说吧:
▲
做一件事情的综合修养,可以看成是你手里的一根巨长无比的木棒,你的工作目标,就是要拿这根长木棒戳一个在对面墙上的目标。这根木棒其实是由三段组成的,即三观、方法、技巧。
▲
如果只有技巧,你的木棒太短,只能戳到很小的一个范围,更大范围的目标因为你棒子短所以够不着,你就永远是个干苦力的。
▲
如果只有方法,你的木棒前面没有目标牵引落不了地,后面没有信仰支撑失去控制,你就成了传说中的书呆子。
▲
如果只有坚定的信仰,倒也不错,可以做个和尚或党委书记(咦?这么晚了怎么有人敲门查水表?),然而并这没有什么卵用,解决不了任何实际的问题。
▲
只有当三根木棒连为一体时,你才能既掌控方向,又有方法衔接,还能解决实际的问题,达到是传说中“指哪打哪”的最高修养境界。
咱既不能过度追求干货成为一个傻劳力,又不能只玩理念和方法论成为书呆子或大忽悠。
三根棒子都要抓,三条腿都要硬!
“三观”和“方法”这两根棒子其实是各职业、各岗位通用的能力,最后“技巧”那根才是针对微信运营的。所以,各位读者老爷即使不是微信运营者也可以看看,身边有做微信运营的人更可以转给他们看看。
咦?好像写完前言,基本上把修养这件事已经说完了……但是三观不正的我,还想要文章的阅读率,所以还是把每一项都展开说一下好让本文看起来像一篇干货吧。
当然,从干货到你真正的修养,还差一个“修炼”的距离,修炼就是要去理解、去思考、去实际捣鼓捣鼓,然后再理解、再思考、再捣鼓……
一、三观
三观的专业解释,大家可以百度一下,不在这里详细赘述了。系统的了解三观,推荐艾思奇写的《大众哲学》,这本书是一位做过千万级大单的销售推荐给我的。
下面说说我个人对三观的理解,及修炼这些破玩意有什么用。
世界观
就是你对客观世界的看法呗——会不会有三体人,是不是有弦上的歌者正在往银河系丢二向箔,长得帅是上帝定的还是爹妈定的,成功得靠心灵鸡汤还是中个彩票……
对世界观的修炼,能让你体会到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从而遵循规律去做事。
比如在朋友圈发内容的客观规律是:发太频繁、发的东西太low逼,别人就会把你屏蔽。如果你不遵循这个客观规律去做一个恶劣刷屏的微商,你就能够很快还清借来的代理费了,因为你的腿会被愤怒的网友打断从而给你赔很多钱。
人生观
人生观就是你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呗——做个有钱人,做个公仆,做个砖家,做个湿人……
对人生观的修炼,能让你认清生命的本质,从而在有限的生命中提高自身的涵养和气质。
我小时候有一次玩火差点把一个养猪场给烧了,幸亏即使有人打了119把火扑灭,否则整个养猪场的猪啊!那么多生命,它们要是没了,养猪场就得让我家赔,我爸非得要了我的命。
那次大难不死之后,幼小的我就开始了对人生的思考,于是之后我每天都沉迷在游戏的世界里无法自拔……咦?不对,于是我燃起了对生活的希望,开始学音乐,看《菜根谭》,并坚持锻炼身体(主要是锻炼右手)。
最终,我成为了一名纯正的屌丝。
价值观
价值观就是你对事物价值的看法呗——有钱人是不是就可以扑上去认干爹,富二代是不是就可以扑上去叫老公,iPhone6 plus是不是就比小米牛逼,长得好看是不是就厉害(我认为是的)……
对价值观的修炼,能让你分清好坏,从而积累真正的幸福。
比如之前大家出行的交通和住宿的费用是个黑盒子,比较起来很不方便,去哪网做了交通和酒店的比价系统,发现了这件事能给用户提供的价值,于是他们目前小有成就。
再比如,现在买车险的费用是个黑盒子,比较起来很不方便,优比车险做了车险的比价系统,发现了这件事能给用户提供的价值,于是我就加入了优比车险。
二、方法
大家可能都喜欢看纯讲三观的内容比如鸡汤,也喜欢看讲技巧的内容比如干货,唯独不太喜欢学方法,因为方法既不刺激又不能立竿见影。
但方法正是让鸡汤与干货发生反应的催化剂,不学方法,鸡汤的正能量就无法传递到干货,你就会很快忘记了鸡汤的酸爽,也无法完全吃透干货。
系统的掌握方法论,推荐看艾尔·巴比的《社会研究方法》,百度搜出来的(原来还真有专门讲方法论的书……),我是学理科的没看过,估计文科生可能都看过,怪不得文科生都当了领导。
坚持做可积累的小循环
即学习——思考——实践——思考——学习的循环
通过这个循环,能把别人讲的道理、别人的成功案例、别人使用的技巧,变成自己熟练掌握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