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情人节,滴滴打车和快的打车选择这个吉日,duang地一声闪婚了。这有点让人跌破眼镜。中国市场,年年上演楚汉相争,三国演义,百团大战,千O撕逼。一线将士的血拼与恩仇,高管团队间触及灵魂的笑骂,让理性的资本在思考“1+1大于2”的时候,欲罢不能,又裹足不前。那么,现在是童话来了吗?
笔者看了不少关于”真相“报道,一时半信半疑。今天偶然在一个APP叫做”蜗牛“,翻出来一条发表于2月15日的帖子,感到印证了笔者的一些想法。“柳青进驻滴滴任总裁,是第一步;滴滴快的合并,是第二步;新东家进来,是第三步;线上线下出租和专车公共交通服务整合,是第四步;真正的东家浮出水面,是第五步。那么真正的东家是……”。有意思的是,一位点赞的用户补充了一句:1000亿美元的O2O。
互联网本就是个流言四起的地方,不过,是不是流言我们先得理性的查看一些信息。
首先,柳青何许人也?此人乃“中国IT教父”柳传志之女,2002年在哈佛大学获得硕士学位,同年加入高盛(亚洲)集团投资银行部负责“分析员工作”,2004年转投直接投资部工作,2008年晋升为执行董事。2012年,晋升为高盛(亚洲)有限责任公司亚太区董事总经理,是高盛历史上最为年轻的董事总经理之一。
2011年柳青在高盛投资部时曾投资运营仅18个月的Uber 3200万美元。2012年O2O+车联网模式的滴滴打车引起高盛注意。当时,Uber估值已达170亿美元。在高盛期间柳青曾多次接触程维希望投资滴滴,但都因投资金额没谈拢未能如愿。
接下来,
·2014年7月,柳青从高盛出走,出任滴滴打车COO。
·2014年7月,滴滴打车全面取消司机端现金补贴。
·2014年8月,滴滴打车推出滴滴专车服务。
·2014年10月、11月,滴滴专车相继遭遇各地监管部门的追击,时至今日,监管的追击仍在继续。
·2014年12月,获得新一轮超过7亿美元的融资,由国际知名投资机构淡马锡、国际投资集团DST、腾讯主导投资。按滴滴打车的说法,7亿美元主要用于新业务的拓展,除了已有的租车、专车业务之外,还包括同城物流、移动零售、智能公交等,意在打造一个多端出行平台。
·2015年2月4日,柳青出任滴滴打车总裁,此前,滴滴打车并未设总裁一职。
·2015年2月14日,滴滴打车与快的打车合并。
利益最大化永远是资本运作者所追求的,作为一个资本运作的高手,柳青恐怕也无法免俗。滴滴与快的合并,投资方的利益需求肯定有,但仅仅是为了不再烧钱?这有点太小瞧这些运筹帷幄的投资方了。
我们来看一下滴滴与快的融资的情况
滴滴打车:
·2012年9月1日,获得金沙江创投投资的200万美元A轮投资
·2013年4月25日,获得腾讯产业共赢基金B轮投资
·2014年1月2日,获得中信产业基金和腾讯产业共赢基金投资的1亿美元C轮投资
·2014年12月11日,获得中投公司、淡马锡、腾讯产业共赢基金投资的7亿美元D轮投资
快的打车获得5轮投资,总金额近8亿美元,背后金主是阿里巴巴,支付接口是支付宝。
快的打车:
·2012年12月1日,获天使投资人李治国16万美元天使轮投资
·2013年4月10日,获阿里资本、经纬创投1000万美元A轮投资
·2014年4月1日,获阿里巴经纬中国、一嗨租车1亿美元B轮投资
·2014年4月15日,获老虎基金、阿里资本8000万美元C轮投资
·2015年1月16日,获阿里巴巴、软银中国、老虎基金6亿美元D轮投资
上面的数字意味着什么?没错,不差钱。既然不差钱,烧钱的问题恐怕就不是首要问题。在现有的市场环境中,打车市场已经被滴滴和快递瓜分,至于是不是能够产生垄断,且不讨论。因为垄断不垄断,现在看不出来,至少两家企业都没有在市场份额如此大的情况下找到盈利模式。
虽然出租车领域的盈利模式不好找,但这里可以很快的积累用户。拥有了足够多的用户后,专车、租车亦或其他领域是否能够找到合适的盈利模式呢?
关于滴滴与快的合并的,有人做了些许猜想:
·1.现任滴滴打车COO柳青是幕后推手,欲借助柳传志的资本关系,整合联想旗下的神州租车,进而垄断整个租车用车行业。
·2.出租车行业关系国计民生,对于政府来说,出租车行业可以为社会解决大量人员的就业问题。此外,租车市场又是最有潜力市场,如果整合,进而被政府“招安”,甚至可以提前控制最具潜力的车联网市场。
·3.对于资本方而言,美国已经有uber上市,滴滴与快的合并,可以做高市场估值,这样双方的相关投资方可以以更高估值套现离场,终成资本赢家。
水落石出终有时。且待四月看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