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地推成本高,其实没有多少企业愿意去做。但在流量分散、资源匮乏的时期,有的产品就不得不选择地推这条路子。那做地推该如何切入,如何提高转化率是市场地推人员要思考的问题!
你可能会记得,最近朋友圈传的很热闹的几张图片:在寒冬的北京街头,十几名少女只遮三点,身上涂满二维码走在街上。
直到事情发生两天后人们仍然在关注裸女本身,没人记得她们在推广什么产品——简直堪称地推车祸。
当这些出现在我面前时,伴随着就是扫码…
在朋友圈看到了这么一个问题,“在地推一条街做推广,如何防大妈?”,有人回复这当中的玄机是商业机密,有人回复说望京扫码一条街根本没有大妈……
作为一个在望京SOHO上班的市场汪,每天接安利接到手软的我攒了一些心得跟大家分享一下。
1小时2000个关注?So what!
先说一个反面教材。
年初望京SOHO的企业和商户陆陆续续入驻,当地推还不成气候,未被撵出SOHO领土时,我司运营同学拿着一只外相可爱的公仔到SOHO楼下,用了一个小时的时间为公众号拉了2000个新增关注。
当时的轰动效应,成为日后这一带地推玩法的“鼻祖”——送公仔。当时活动要求用户要在1个小时内拉到20个新增关注,就可以免费得到一只市价280元的玩偶。因为长相实属可爱难挡,所以妹子们都很卖力拉关注。
然而遗憾的是,最终我们没能将这些新增关注转化到一个双赢的局面。尽管效率极高,但我认为这个地推是失败的。
首先,印象不够深刻,推了半天没人记住你的产品是什么;其次,留存率极低,拿到礼品之后也没有保持关注的必要了。
成功案例:被“追着要”的传单,20%的转化
(之前发过一篇《转化率高达22.3%的传单为什么不会被人随手扔掉?》可阅读。)
看过《精益创业》、《黑客增长》等等创业圣经的人都知道小范围测试和快速迭代的必要性,其实运用在营销上也是同样的道理。
当我们闭门研发准备做第二轮线下推广的时候,遇到了非常棘手的问题。当时的望京SOHO已经不让做地推或派传单,所有推广一律被赶到马路对面,日后也就逐渐形成了壮观的“地推一条街”。
每天早上八点半跟着煎饼摊儿一起开伙的就是派传单的同志们,多的时候一字排开有
9、10人,手里拿着各个公司的宣传单页,一次 2、3张一叠塞给赶着上班的人。
在这么一个局势下,想做标新立异、鹤立鸡群的地推,还要追求高转化率、人群高精准度——还没有预算。实在是虐心……不过,我们还是憋出了一个到现在还屡试不爽的大招,为当时仍在内测的App攒下了非常优质的种子用户。
首先,我们的产品定位是22-35岁的上班族,平均月收入在5000-10000元,对高效、省、品质有一点要求但又不会很挑剔。对于他们,交手时要快速切入主题、准确激发出需求。
望京SOHO内有80%的人满足以上这么几点,我们决定从其中的女性用户切入,用做广告的心志打造一些列“高颜值”的传单,做只有目标用户看得懂的营销,比如秘密花园、
emoji猜歌词等等既能玩又能传达信息的传单。
我们在秘密花园盛行之时推出可涂鸦的秘密花园黑白传单,一下子就抓住用户眼球和好奇心,“顺带”告知了App正在推广的活动。
为了测试扫码效果,我们每天只印“限量”传单,并根据实际效果快速优化设计,反倒在用户心中保留了神秘感和新鲜度,结果形成了日后看到传单“追着要”的效应。由于玩法自身具备可传播性,所以用户的参与度极高,晒涂鸦、猜歌词,用户之间玩得不亦乐乎,一张传单完成了拉新和留存两个愿望。
案例分析一:从0开始同时拉B和C
目标:App拉精准内测用户,同时为合作商户带精准客流;
困难:产品功能尚不完善,无论是C或B都是从0开始;
策略:每天更新一款午餐特卖,限时限量,为期两周(仅限周一至周五)培养用户习惯,并通过
App内的话题互动了解用户真实反馈。
方式:制作一个可以被收集、有系列感的物料,让用户认识到这是一个连续性的活动。借势秘密花园备受追捧的契机,制作可以涂鸦、收藏的传单并附上每日特卖信息,引导用户晒作品参与互动。
效果:为期10天的活动,总共派出了3000多张涂鸦传单,扫码转化率平均在20%上下,通过每日20-30份特卖,获取了第一批种子用户约1500多人,晒涂鸦的90余人,活动话题访问量(UV)占总用户数30%,这个话题活跃度在活动结束后一个月仍然维持在总用户数10%的访问量(UV)。
案例分析二:3500块做一场留存率在50%的地推
目标:借势七夕做拉新,同时服务商户,促进商家和用户对产品的粘性;
困难:需兼顾商户和消费者两方需求;
策略:精选优质合作商户,做定制化活动设计,一方面弥补商家在节日营销上经验或能力不足的短板,一方面附加游戏元素拉近商户和消费者距离,树立品牌印象。
方式:七夕一周连做5天的活动,为合作商户布置店铺并且赞助礼品,每日的礼品和特卖都不一样,维持新鲜度。传单同样以互动主导,通过emoji猜情歌,每天更新5道题,并在最后一天公布七夕大奖。
效果:活动为期5天,派发emoji猜歌词传单共1000张,新增用户次日留存50%,参与猜歌词的帖子221条,总花费3500元。猜歌词的热度持续了一个多月,话题活跃度维持在总能用户数
11%的访问量(UV)。
对于绝大多数的创业者而言,钱要用在刀刃上,但地推或线下活动是要做的。然而在快消时代,人的注意力快速流失,扫码关注跟吃饭喝水一样自然的今天,地推的体验若不够深刻,就变成吃力不讨好的苦差事了。
做到深刻有3个关键:时机要算准,行为要简单,品牌调性要连贯且持续,三者缺一不可。
1)时机要算准
简单来说,一个名不经传的App要办一场不是那么惊天动地的地推活动,预告的周期以及辐射范围是关键,从告知到转化的间隔时间不宜太长,辐射范围越小人群越是精准,预告周期越短转化成本越低。
举个例子,我们曾为望京SOHO某家底商做活动,商户给了一个超值优惠,但要求必须提高复购率,于是我们利用11点抢购的产品特点,在9点上班高峰时先发了一波传单,再利用微信公众号向附近500米范围内的关注者发布活动消息,待活动开始时再到店铺门口用商户给到的优惠做最后一轮拉新,三两扎堆之后人气就起来了。
2)行为要简单
这一点不必赘述,不过要提醒的是,所谓的“简单”是针对目标用户,而不是随便的路人甲乙丙。先前提到我们App的目标用户是写字楼商圈的白领。上班族是智能手机、移动支付普及率最高的一个族群。对于他们而言,下载App并支付一分钱的行为是轻而易举,晒贴参加互动也难不倒他们,只要活动吸引力足够。因此这一步就直接把所谓的“大妈”们pass了。
3)品牌调性要连贯且持续
做O2O很容易陷入怪状,要么一味拼补贴忘了做品牌,要么一味讲故事忘了培养忠诚度。我相信品牌只有一个故事,而这个故事需要不断重复直到他从你的用户口中说出来,才算是成功。
我们有一个总的slogan叫做“总有好事在附近“,根据不同的产品活动还有不一样的slogan比如“最懂上班族的附近特卖”、“让上班族就近吃点好的”,“有好近每天都是星期五”。万变不离其宗,就是为上班族群体打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写字楼商圈氛围。再通过每天11点抢购午饭、每周五兑换1分钱下午茶等等,切合上班族工作节奏的玩法,让用户记住我们。
后记
也许有人会觉得我的经验不可复制,精耕细作一个商圈、一件事情似乎不太流行。但我相信,从地推质与量的追求上可以看出一个团队的格局。地推过程暗无天日,但却是建立根基最关键的时候,也是寒冬时节要修炼的内功。
本文源自腾讯创业,PingWest中文网